
廣東繽果動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孔祥林,繽果卡通創始人,旗下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及商標“繽果”、“紛果”、“傘志”等系列卡通形象及自由知識產權品牌產品。該公司每年產出大量的動漫作品,動漫延伸品數量近8000種,連鎖經營的繽果專賣店、專柜目前已經覆蓋全國各大城市,在國內原創動漫品牌企業中遙遙領先。
如今的繽果已是江門文化產業的旗幟,但在1998年,孔祥林從三菱電器中國總代理轉行到動漫這塊時,大部分朋友都覺得這個選擇太過冒險。后來的日子,也證實了朋友們的擔憂。慢工出細活的文化產業里,孔祥林熬了14年才讓繽果動漫登陸到央視平臺。在繽果登陸央視的那天,孔祥林給江門市委書記劉海發了一個短信報喜,劉?;亓怂膫€字“不容易啊”。
回頭看看,孔祥林說“做動漫前,自己什么都不多,就是錢多,但做動漫之后,截至目前的投入,自己沒有算,也不敢算”。慶幸的是,隨著繽果登陸央視,孔祥林的動漫事業已經形成了從創意到實體商品的完整產業鏈。動漫產業在經歷了“喜洋洋”轉賣衍生品版權之后,孔祥林“產業為先”的經營方式也受到了推崇。
對于未來,他告訴記者,想做中國的動漫電商,一個類似A ppleStore的分享平臺,然后再結合實體品牌,打造云和端兩個點的結合。
“倒”著發展的繽果
動漫《我是繽果》去年8月首登央視,繽果動漫集團歷時6年終于推出了首部動畫片。動畫片的上線,令孔祥林從創意到制作再到衍生品生產的一個完整產業鏈隨之形成。
在繽果上線前,中國的動漫業正遭遇巨變。領頭羊“喜洋洋”在2011年出售了衍生品版權,從文化再做到產業的模式遭遇危機。而孔祥林走的路正好相反,在推出《我是繽果》動畫片之前,繽果的衍生品產業鏈已經形成,并且在2005年就已經推出商品并在當年擴張了600家經銷商??紫榱终J為,傳統從動畫再到產業的模式已經行不通,從產業再到文化的模式才是生存之道。
此外,珠三角的天時地利,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良機。“全球動漫衍生品有80%來自中國,這其中又有80%來自珠三角。制造是我們的優勢,能滿足我們生存的需要。還可以邊投入邊回收,風險可控。”孔祥林表示。
在2005年孔祥林推出繽果衍生品的時候,很多人還不認識這個長著粗粗眉毛的卡通人物。“很多人問,‘這是什么’、‘你系邊個(繽果)’,這就是繽果,繽果就是誰,繽果的愿景是讓每一個人發現自己的力量。做文化產業這一點很重要,幫人家帶來快樂的時候,也要享受痛苦?!笨紫榱终f在推出產品之前,燒了6年的錢,走訪全球各個動漫展,了解客戶需求,“文化產業,要做出個性,要么做先驅,要么就做先烈。中間的過程確實很苦,但支撐我們的是興趣,就像拍拖一樣,如果沒有興趣就很難堅持。做文化產業要肯做傻瓜,不像傳統產業一樣,要慢火來煲。還要耐得住寂寞,禁得住誘惑?!?br>
用商業的腦子想文化的事
24年前大學畢業,孔祥林從哈爾濱來到了江門,進入當時江門最紅火的企業———聯合總公司工作。但***天報到,他就被文員分配去了掃倉庫。倉庫掃了不到半個月,當時公司總經理帶客戶參觀倉庫貨品,發現倉庫變得很干凈,詢問之下就發現了孔祥林這個人?!安荒芤驗槭虑樾?,就不做好。好事和壞事之間,是很難判斷的,有時候壞事也能變成好事。”孔祥林說,隨后他被派往公司的銷售點,在其他人都只能實現人均8萬銷售額時,他賣出了近20萬的業績。
在銷售點一段時間后,他被調回公司做副總,而后在國企轉制后,買下了公司,做起了日本三菱電器的中國總代理。在做三菱中國總代理時,孔祥林常往返日本,他逐漸對動漫產生了興趣,所以在面臨事業選擇時,他一頭扎進了動漫產業。
“做動漫之前,什么都不多,就是錢多,但做動漫之后,已經不敢算總共投入了多少?!笨紫榱只仡^想想,說中國有六次暴富的機會,自己趕上了中間的兩次,“之前參加戛納的動漫展,看到中國每年生產26萬分鐘動漫,但我們沒有一分鐘得獎,所以說明我們只有數量沒有質量。以前做傳統動漫產業的人,只有單一的經驗。文化需要系統產業的東西,不能只有文化,也不能只有營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