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 Kitty誕生于1974年,是當時三麗鷗公司推出的一款錢包上面的圖案。一經推出,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流行起來,Kitty 貓出名后,三麗鷗也很少刻意花費做廣告,而是采用全方位行銷的概念,Hello Kitty 被印在每一種你可以想象的產品。凱蒂貓的形象也經過三代設計師的不斷改良,***形成了多形態的凱蒂貓形象。Hello Kitty成為那個時代的超級大IP。
Part1:一波三折的Hello Kitty創造商三麗鷗公司尋求破局之路
上世紀70年代末、上世紀90年代、本世紀初,Hello Kitty經歷過三次低潮。近年Hello Kitty不溫不火,為了從“溫水煮青蛙”式的模式中跳出來,三麗鷗近年來積極與“成熟”的品牌合作,以繼續吸引長大成年的粉絲,包括快時尚服裝品牌Zara、水晶制造商施華洛世奇、日本珠寶品牌御木本、彩妝品牌絲芙蘭等開展跨界合作,扭轉銷售困境。
而部分廠商看到了Hello Kitty巨大的市場潛力,找上門來提出購買形象授權,于是Hello Kitty版迷你車,Hello Kitty版紅酒等開始出現,大大豐富了Hello Kitty的商品類型,也使得三麗鷗開始嘗到形象授權的好處。
直到2008 年,哈佛商學院出身的鳩山玲人進入三麗鷗,將商業模式做出徹底改變,三麗鷗改為積極追求授權模式,專注經營本身無形的品牌價值,而有形的商品、毛利低的制造環節,則交給授權商。只要不給產品抹黑,三麗歐公司同意對任何一種產品給予凱蒂貓形象授權,小到貼紙、筆,大到飛機、主題樂園等,都有Hello Kitty的形象。
Part2:已經44歲的Hello Kitty是否能夠“魅力依舊”帶動凱蒂貓童裝?
凱蒂貓童裝正是在這個時候獲得Hello Kitty的授權。江蘇愛昵寶蒂2008年起與日本三麗鷗(Sanrio)公司攜手,取得了國際知名卡通形象“Hello Kitty(凱蒂貓)”4-10歲童裝中國(大陸)總授權,成為Hello Kitty童裝在中國大陸區集設計、生產、銷售于一體的運營商。
凱蒂貓童裝品牌分布全國各大城市,從2015年起,在童裝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,其業績同比年增長25%左右,商場業績名列前茅。
據童裝觀察***消息得知:Hello Kitty童裝2018年1月至今,銷售額為3.8億,占市場份額的1.2%,增長率為13.5%。這一業績在線上排名位居第五,相比來看,其增長率略遜于其他品牌。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凱蒂貓童裝近年來發展上處于平穩狀態,既沒有高潮也沒有進入低谷。但是隨著我國童裝市場的不斷細分和成熟,Hello Kitty的市場份額容易被瓜分,還是應該“居安思危”。
雖然目前Hello Kitty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,依然還是三麗鷗公司的“當家小花旦”,但對于一個過度成熟的品牌而言,實現爆炸性增長的可能性已經較小。
三麗鷗公司面臨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凱蒂貓童裝面臨的困境,有些原因是一致的。
無法掌控的客觀原因
眾多新興卡通形象開始強勢崛起,與原有卡通形象爭奪市場,尤其是迪士尼經久不衰的創造IP的能力,不斷刷新人們的喜好;
其次當年狂熱的粉絲,在成年之后對Hello Kitty的喜愛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;
越來越多的IP出現,日本本地的熊本熊,以及迪士尼眾多IP的流入,都在影響凱蒂貓形象的繼續擴大。
三麗鷗放開形象授權,“雙刃劍”格局顯現
2017年8月,安踏旗下童裝品牌安踏兒童發布了與Hello Kitty的全新合作款,在新系列中表達了運動時尚的態度,掀起“頑酷”的新風潮。
2017年9月10日,貝因美與日本三麗鷗跨界合作,牽手彼時已風靡全球43年的超級IP Hello kitty,推出具有4大***科技的Hello kitty輕薄羽柔系列紙尿褲進入微商市場。
三麗鷗放開Hello Kitty形象的授權,對于凱蒂貓童裝來說是一把雙刃劍。一方面,Hello Kitty形象頻繁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,對于擁有Hello Kitty形象的凱蒂貓童裝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宣傳作用;另一方面,Hello Kitty和其他品牌合作會削弱凱蒂貓童裝的獨特性,消費者有其他渠道滿足對Hello Kitty的喜愛。
作為曾經的超級IP Hello Kitty一度風靡全球,凱蒂貓童裝也借勢而起,在童裝領域占得一席之地。但是已過不惑之年的Hello Kitty正面臨著更多的挑戰,這個大IP和凱蒂貓童裝似乎是休戚相關的,但是凱蒂貓童裝應該在充分利用Hello Kitty形象的同時,更加注重自己品牌的建設、提高產品質量、創新發展模式,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來源:童裝觀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