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哭鬧發脾氣,應該怎么安撫處理?
孩子做錯了事,怎樣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?
孩子提出無理要求,我們應該怎么應對?
……
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與孩子的溝通時常會讓人十分頭疼,自己為孩子操碎了心,可是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。
1
朋友最近非常郁悶,孩子瘋狂的迷戀上了網絡游戲,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。每次看到孩子的成績單朋友都會氣急敗壞,進而對孩子一頓暴揍,雖然當時孩子表面上屈服了,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。
有一次,朋友看到孩子玩網絡游戲,他生氣地把顯示器給摔了,當他剛想抬起手打孩子的時候,孩子突然說:“你使勁打吧,***把我打死?!?/p>
聽到這句話,朋友懸在半空中的手突然停下了,那一刻他突然不知道應該怎么做。
后來,朋友和我說這事情。朋友說:“我們到底應該怎么樣教育孩子,這個問題讓我有些抓狂?!?/p>
對孩子采取暴力的管教方式到底有什么用?
有網友說暴力只會摧毀一個孩子的心靈,只會讓他們更加地抵觸,時間久了,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會變成敵人。
其實,暴力的教育方式永遠沒有出路,它最終只會形成兩種結果,要么孩子聽話了按照自己要求的方式學習,要么他瘋狂地和你對著干,最終整個家庭陷入烏煙瘴氣之中。
我問朋友是否和孩子好好說過話?朋友說:“當然了,但是他根本不聽,我說的所有的話對他來說就是耳旁風?!碑斔@么說的時候,我才知道朋友的處理方式一開始就是錯的。
好好說話不是居高臨下,更不是不通過暴力的訓斥,好好說話是一種態度,這種態度里藏著孩子對你的信任,如果你做不到,他為什么要聽?
2
朋友一直抱怨自己沒有時間,跟我說他上班有多么辛苦,回家還要做一些家務,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他根本無暇顧及,只是命令式的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而不應該做什么。
孩子并不是機器人,而是有血有肉的靈魂,你怎么可以給他設定一種自己想要的模式呢?
我們總是拿自己的忙當借口,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自己的辛苦,甚至要強迫孩子理解自己的辛苦,能認真的去學習,但這樣的孩子卻總是別人家的孩子。
好好說話里藏著一種教育的智慧。
其實每個人都需要放松,我們下班回家后刷朋友圈和健身都是一種放松,孩子回家看電視和玩游戲也是一種放松,那么在你放松的時候,為什么要孩子放棄呢,這其實是極端自私的表現。
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個正確的引導,而這個引導就是勞逸結合,能讓孩子勞逸結合的恰恰是你能否好好說話。
李大釗說:“學就學個踏實,玩就玩個痛快?!?/p>
你根本沒有讓他玩痛快憑什么讓他學踏實,表現的只要讓你稍微不滿意,你就大發雷霆,覺得孩子欠了自己的,其實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。
好好說話里藏著對孩子的愛,當孩子能感覺到父母的不易,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,他的表現也一定會非常出色。
3
同事家的孩子最近考上了清華大學,他一時間成為單位里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樣,同事們紛紛找他取經,為此領導專門讓他上臺做了一次分享。
同事說:“其實,我真的沒有資格告訴大家怎樣教育孩子,因為在孩子的問題上我幾乎什么都沒有做。”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,大家一片嘩然,很顯然大家以為他故意賣關子。
過了一會,同事說:“如果非得要找一個理由,那就是我一直都好好的跟孩子說話,無論孩子的成績好還是差,我從來沒有訓斥過他,因為我知道有些事情是我們也做不到的,更何況他只是個孩子。”很快,臺下響起一片掌聲。
在單位里,我們也有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