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O要給人安全,給人信心
32. 譚黎敏+西井科技+自動駕駛
最深的沖擊其實來自于作為一個CEO,需要在盡***可能保護整個公司的小伙伴的同事,平衡公司正常的運營,對客戶履責,對股東負責,還要對社會擔責。要做好這個平衡其實是不容易的。而在這當中我們義無反顧選擇了保護小伙伴為***出發點,盡量不因為工作而讓他們暴露在可能的傳染風險中。
學到***的一課是,如何在無法面對面的情況下,給予大家實實在在的關心,給在湖北的小伙伴鼓勁,給在線復工的小伙伴傳遞凝聚力,給已經奮勇身赴項目現場的小伙伴***的支持和防護。
33. 李立恒+大盒子+汽車后市場
個人感受到的***沖擊就是災難面前國家實施的一系列舉措,都是神操作,強大的戰略執行力沒得說。(有個大拇指表情)
最深的一課:災難本身不可怕,信心和軍心才重要!(編輯注:李立恒系前阿里中供鐵軍校長)
34. 匿名君+順風車
對我***的沖擊就是對思想上的沖擊,是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對“居安思危”這四個字的理解以及與之對應的行動部署。也是對孫子兵法中“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,無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”這句話的理解以及與之對應的行動部署。
35. 李一帆+禾賽科技+激光雷達
***的沖擊就是如何維穩,并穩中有進。相比業務受到直接沖擊的餐飲、旅游、零售等行業,我們沒有面臨短期資金壓力的挑戰。但無近憂者,必有遠慮。禾賽作為一家歐美業務超過六成的中國企業,此時保障關鍵合同就成為了我首要需要維穩的事。
我學到的***一課可以用一句話形容:殺不死你的東西會讓你變得更強大。要實現變得更強大的目標,就要學會在逆境中生存,挑戰“不可能”才是最終成功的“捷徑”。
我想,多難興邦是有道理的,這樣的生死劫亦焉知非福。多難興邦,有力量爬起來便不怕多摔幾跤,這也許是時代給我們***的成長禮物。所有偉大的公司都經歷過幾乎滅頂的挫折,而當他們戰勝挫折后,都變成了更強大的自己,最終走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例如,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,硅谷有數百家手握上億美金的.com公司,幻想著用一個網站改變世界。泡沫破裂,一地雞毛,兩年之內納斯達克指數從5000跌到1000,幾百家互聯網公司活下來的只有十幾家。
而這些活下來的企業,后來混得都很好。20年后,蘋果成為了全世界最值錢的公司。谷歌2001年就實現了盈利,2004年成功上市,最終成為互聯網***。相比順境,逆境也許是***的培養核心生存力的機會。
我特別喜歡肯尼迪總統的一句話:(我們登月)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,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.
36. 馬原+澎思科技+AI安防
這次疫情給我最深的沖擊是,面對疫情,其實我腦子里***涌現的是如何保護好員工,怎么能讓大家安心過年、安全返工,減少疫情的影響。
實際上,那些數據讓我看到的是,不是1000多個人去世了,而是每一個身處疫情的人都死了1000多遍。而每一個人背后都是一個家庭。
學到的***的一課是危中有機。疫情意味著2020年全年市場將受到很大影響,市場可能進入“寒冬期”,我們要做好準備應對一個更為艱難的行業大環境。而危機的窗口期,是企業修煉內功的***時期。
我***的感觸是這次困難面前公司全員變得更加團結,更有凝聚力。節后無法正常復工的情況下,大家在家辦公的效率很高。我能感受到這個時候驅動大家的不是KPI、不是OKR,而是“明天一定會變得好一些”的心態。
重新思考企業的業務、組織和管理
37. 匿名君+服裝品牌
最深刻的沖擊是低估了經營過程中運氣的重要性。很多事情,成功或失敗,現在看來很大一部分其實是運氣的影響。比如說我們年前,沒有料到這個事,但恰好完成了一輪融資,那這一筆融資現在看來就是非常關鍵的,如果沒有,我們現在會要艱難很多。另一方面,我也看到身邊很多經營地非常好、現金流也很充沛的一些企業,公司也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,但是年前開了很多店,現在都無法開業,但是裝修費、押金、預付款等都會帶來很多困難。
所以說,運氣很重要,給我們的啟發就是,要更注重于自身,而不要去患得患失,心態要穩。事后的很多分析、成功或失敗,其實有時候是過度分析了,或者存在幸存者偏差等。
學到的***一課是:經營風險要盡可能分散到外部和個體。我覺得一定要有一個風險共擔的組織或者說一種業務設計。
首先是內部跟外部的,比如說什么樣的業務是可以去外部化的,也就是所謂的外包,讓我們公司變得更偏向于輕資產運營,但是又能有自己核心的業務壁壘。個體就是說,什么樣的情況下,或者說什么樣的組織設計,能讓我們公司在面臨這樣的困難問題的時候,把所有的從合伙人、高管、中層到基層,都能夠愿意去跟公司去分攤這個風險,就像把一個大的風險分攤到可能100個人的頭上,每個人承擔一些小的風險,就能扛得過去。一個大的風險,分攤到20個合作伙伴身上,大家愿意去承擔,為了一個更長遠共贏的目的。
所以,我覺得經營過程中對于業務和組織的設計,一定要盡可能讓風險成為一個共同承擔的東西。而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,所有的風險都自己承擔,所有的蛋糕只自己吃。風險要外部化、個體化的同時,利益也是一樣的。
38. 何小鵬+小鵬汽車+汽車行業
沒有什么風險是不可能出現的,提前一步做出準確判斷和大膽動作,是在危中爭取更多機遇的核心。最近幾天復工,發現混合式辦公也挺好。也就是有些崗位可以讓部分比例的同學,在家異地辦公,只要解決了IT、流程和考核,是不影響效率的。疫情后,國家如果可以給一些政策,允許這樣的異地雇傭勞動關系,減免企業端對該員工的企業社保和企業公積金(個人的繼續),同時企業也相應降低了運營費用,部分薪酬福利,可能是一個三贏的情況。
39. 悟空保+陳志華+互聯網保險
1)信任團隊,眾志成城。大戰之下必出良將。疫情結束之后,你必須要有一個強大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。團隊信心比黃金更重要,***時間和核心管理層開誠布公地討論疫情對于行業、公司商業模式、團隊等的影響。
關注現金流,確保現金一定一定不要出問題!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,做一切確保現金的事情。和所有員工一起想辦法,讓大家一起想辦法找方案,這個時候他們不只是給你打工的,他們是跟你一起的戰友,問題也不是你一個人的,他們會愿意一起擔當起來。最壞的結果是什么?我們能否接受?熬過去之后,競爭的形勢如何變化,我們是否可以成為市場的收割者?當團隊對于***和最壞的戰略判斷一致,則任何開源節流的決策制定都會變得非常容易。所以緊密依靠團隊,盡快達成共識,一起共度難關!
2)控制成本,創新破局。疫情讓用戶更快擁抱了新消費,也讓企業更快擁抱了新經營。在尋找新出路的時候,是不是還在用規劃和審批做事情?有沒有讓創新者快速動起來,快速試錯快速迭代?你的組織能力和做事方式決定了你能不能動得起來。
按照對于疫情樂觀、中庸和悲觀三種情形之下,做出公司未來現金流的預測,確保公司即使在最悲觀的情況下,公司依舊擁有18個月現金流。有了這個財務預測,則所有的控制成本的決策都會變得很容易。但是,節流只是坐吃山空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帶領團隊創新破局提升收入。不要相信有救世主,用最短的時間找到破局的方式,才是讓團隊有信心和凝聚力的***路徑。
3)外部融資,積極主動。盡管當下投資人無法面對面進行溝通,盡調等動作,但是我覺得依舊不要放棄對于外部資金的獲取,不管是銀行借貸,還是股權融資。主動找熟悉、認可和欣賞你的投資人,且他同時熟悉你這個賽道、公司商業模式等,那么主動積極地溝通自己對于形勢的判斷,對于融資的需求。
當然這個關鍵節點,對于估值等可以適當降低期望值,現金流為王,在這個時間點愿意投資你的投資人,都是貴人,因為他們是雪中送炭的投資人,為什么不可以讓他們在未來獲得更高的回報率。在這點上,需要創始人有足夠的認知、謙卑和變通,因為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公司活下去更重要。因為我的背后是500多個家庭,那既是征戰多年追隨你沉甸甸的信任,更是責任!
40. 匿名君+康復機器人
只有能夠穿過經濟周期、能夠穿越疫情***留下來的,才是一些強大的公司。所以我們要堅持我們的信念,相信短期能夠把困難扛過去,局面整個恢復之后就會有新的機會。
作為管理者,目前這個檔口上肯定是比較難的,要調整各項工作的節奏了。比如銷售完全現在都不能夠出去拜訪了,那么重心就要加強內部的培訓,內部的管理體系的建設。要廣泛建立行業內的合作伙伴,抱團取暖,這時候原來所謂的一些競爭對手都可能會變成朋友,要把整個行業的周期熬過去。
41. 匿名君+連鎖書店
***的沖擊是,企業損失很大,目前這個月兩個億的營收肯定是沒有了的。這個不用多說,比我們嚴重的有的是,國家經濟也遭受到了沖擊。
***的一課,我經常說,從一個人、一個企業的自我反思,到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反思,非常重要,我們真的很強大嗎?這次疫情往難聽了說是一面照妖鏡,說得不那么難聽叫做洗禮。我這次對所有高管說,個人建立一種危機意識,企業建立一種牢靠的運營機制,哪怕疫情過去了這些建立的東西也必須長期保持。另外社會是由無數企業構成的,我們的社會,我們的國家需要這么多創新嗎?我們的企業需要那么多創新嗎?我們需把基本功不斷夯實,不是天天喊著怎么彎道超車。
42. 李淼+庫柏